?
以建設新農村為主題的第四屆長三角中小企業合作與發展論壇于
近年來,長三角地區百余萬家中小企業鄉鎮企業投身新農村建設熱情高漲,僅浙江省已有2萬家企業于經濟薄弱村結成幫扶對子,有2400多位企業經營者承擔了“農村經濟顧問”,真心實意為農村謀發展,盡心盡力為農民辦實事。在嘉興,4923家鄉鎮企業在開展村企結對活動中,已捐資約1個億,并建立了包當地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促進農民增收和村級經濟實力增強的“一包兩增“責任制。在率先開展“農村經濟顧問”的奉化市,280多位鄉鎮企業家已經幫助經濟薄弱村興辦開發項目150個,投入幫扶資金2500多萬元。花園集團、東冠集團、上海市閔行區七寶鎮九星實業有限公司、上海瀛東農工商實業公司等還創造了村企一體化發展模式。各地的經驗表明,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已成為建設新農村的生力軍,順應兩個新趨向反哺“三農”的投入有所回升,吸收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持續攀升,農民的整體素質明顯提升。
為了確保建設新農村二十字方針落實到實處,促使長三角地區建設新農村繼續走在全國前列。這次論壇達成并推出了五項助推新農村建設的長效機制。一是建立對口幫扶機制,促進這項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在結對幫扶活動中,提倡和鼓勵企業經營者到結對村擔任“經濟顧問”,引領農村經濟發展。二要建立擴大就業機制,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農村服務業,促進更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安居樂業。三要建立產業結構優化機制。調整優化鄉鎮專業功能區,引導鄉鎮企業、農村中小企業實現產業集聚,促進農村經濟優化發展。四要建立農民素質提升機制,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推進“農村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五要建立企農利益聯結機制。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爭取定購包銷、提供擔保等途徑,引導企業于種養殖大戶結成利益共同體,延伸農業產業鏈。六要建立上下聯動機制,克服和消除新農村建設中“上頭熱、下頭冷“的反差現象,形成各司其職、各盡其能的良好局面。七要建立區域協作機制,堅持先富幫后富,建立和諧新農村。
浙ICP備11032946號 頤高集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全國統一客服熱線:400-65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