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新華網 2003-07-11 14:01:03
新華網浙江頻道7月11日電 編者按文三街是一個謎,在外人看來,謎面上寫滿了高科技時代所有看得懂和看不懂的符號;文三街是一個夢,對IT人來說,多少青春熱血鑄就的創業之舟在這里起航又瞬間傾覆;文三街是一本書,莘莘學子們在翻閱了成功巨人的插圖和失敗英雄的故事后,自己也成為書里的角色……
事實上,文三街只是西子湖畔并不起眼的一條路,這條路上,每天有人做著同樣的事,有人演繹著不同的人生傳奇。在這里,我們想描述的是這條路上正在發生的精彩的一幕:一條充滿活力的新街,一群高智商的充滿理想的人。
一條新街在崛起
文三街地處杭州高新區、文教區中心地帶,全長3公里。街道不算寬敞,市容參差不齊,這樣平凡的一條路,竟然讓眾多的國際IT大腕趨之若騖,竟然被媒體炒成天堂硅谷的“磁場核心”。
有位媒體記者這樣比喻文三街的磁力:在文三街辦電腦市場不一定能活,但離開文三街肯定活不了。還有一位杭州IT人士說得更玄:文三街打了個噴嚏,浙江電腦市場就要感冒。文三街在IT業界的影響力由此可見。
老資格的IT人士說,文三街的IT氣候完全是民間自發形成的,從破落的街面店、菜場式的市場起步,跌跌撞撞走了10個春秋。直到今天,文三街周邊聚集了杭州80%以上的IT貿易型、技術服務型企業。作為區域的IT技術、產品集散中心,它的總體規模已經不遜于南京、成都甚至上海。
更精彩的篇章即將翻開:文三路電子信息街將在10月西博會期間正式開街。有關專家為我們展示了新街的藍圖:在2到3年時間內,形成以文三路電子信息街為整體的的品牌科技街的概念,成為國內5強。
用不了多久,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煥然一新的文三街:商鋪廣告、住宅立面、交通標志、高樓大廈,以及這些表象里隱藏的空前繁榮的新IT經濟,以及為未來的“小中關村”添磚加瓦的浙江IT人。
一支軍團在遠征
文三街能否縮短和中關村的差距,還取決于浙江IT軍團的整體實力。令人欣慰的是,近幾年,浙江IT行業已經涌現出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他們大多是從文三街起步走向全國的,有的雖然名頭并不響亮,但在某個領域已經確立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數碼港的始作俑者浙江頤高數碼科技集團公司就是一家從文三街走出來全國性的大型數碼市場連鎖企業。
1998年,頤高數碼的創始人翁南道在文三街上落下了第一只棋子:高新電腦城。高新電腦城引店入場的經營模式取得了驚人的成功。2000年,翁南道開始向文三街西段拓展,建成了當時杭州檔次最高的數碼廣場。
在此過程中,頤高首創的數碼連鎖IT模式日趨成熟。翁南道花了一年多時間先后在寧波、嘉興、臺州、溫州、紹興等浙江經濟發達
的地區推廣這種模式,鞏固了其作為浙江IT龍頭市場的地位。
2001年起,頤高數碼打響其全國市場的攻堅戰。在上海、在廣州,頤高和國內電腦市場的巨無霸賽博和百腦匯展開正面交鋒。經歷了去年的上海頤高之戰后,更加成熟的頤高開始謀求走向全國擴張之路。頤高準備全面進軍北京市場,把浙江IT軍的旗幟插到中關村。
頤高只是從文三街起步的浙江IT遠征軍中的一支奇兵。其他的各路人馬還有:以軟件出口加工見長的網新集團、以渠道制勝的美承、國內金融軟件前三強之一信雅達、國內財務軟件前三強之一新中大,兼營IT投資和系統集成的中程興達、國內微電子行業前三強之一士蘭以及中國第一家B-B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
雖然這些浙江IT企業的發展軌跡迥異,有一點是相同的,和頤高一樣,他們的根牢牢扎在文三街,他們的產品、網絡、技術已經延伸到全國各地,并且具備了和同行業大腕“煮酒論英雄”的實力。
一代IT人在成長
IT浙江軍團以浙商特有的精明和韌性在各個領域譜寫了奇跡,成為是文三街2000家高新科技企業的楷模,在IT界形成了獨特的浙商現象。
應該說,文三街在這些企業發展初期的“孵化”作用功不可沒,他們過去走過的路,可能是眼下眾多IT中小企業正在走的路。然而,在贏者統吃、強者更強的后IT時代,中小企業如果只是簡單的模仿,或滿足于小富即安的心態,是很難做強做大的。
雖然文三街已經聚集了以西溪數碼港為龍頭的7大IT大賣場,以東方通信為代表的近千家高新、科技企業,以網新圖靈為代表的1000多家IT經銷商,以東部軟件園為代表的6大創業園區,但這還遠遠不夠,文三街若要具備和中關村一較高下的實力,需要數十家、數百家像頤高、網新這樣的龍頭企業,而這正是創建電子信息街所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些專家認為,文三路電子信息街的最大瓶頸是一直以來都沒有形成一個真正的區域創新網絡。在這條路上確實成長了一批有實力的本土企業,但總體來看整個文三街的企業無論從規模實力還是發展層次上仍然有待提高。
浙ICP備11032946號 頤高集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全國統一客服熱線:400-65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