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三路打造IT藍圖大道
(作者:范萍 - 2003-09-22 20:51:20)
街道只有幾米寬、兩邊都是臭水溝,這就是人們印象中10多年前的文三路。變化始自1992年,市政府將這一區域定位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區,杭州IT公司便自發地聚集在這里。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具備了電子一條街的雛形——文三路周邊,集聚了7大IT產品大賣場、1600多家高新科技企業、1100多家IT經銷商、28幢寫字樓、6大創業園區及30多所大中專院校,形成了以產、學、研合作,科、工、貿一體化為特色的市場、樓宇、園區三大產業集群以及電腦、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軟件四大產品系列。
盡管如此,這條西起古翠路,東達莫干山路,東西長3公里,南北寬l公里的文三路卻只有科技街之實沒有科技街之名。
7月20日“文三路電子信息街建設啟動”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為文三路正名,文三路的整改也由此開始,記者趕赴杭州做了相關采訪。
眼前的文三路
烈日當空,文三路上灰塵仆仆,兩邊的路面都被挖開,或拓寬或埋線纜,本就擁擠的街道更顯狹小,上下班高峰絕對是摩肩接踵,對此,行人多感不便。
然而西湖區卻有這樣的文三路電子信息街打造藍圖:用2—3年的時間,引進“政府搭臺、企業運作、合作共贏”的全新開發模式,將文三路電子信息街打造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新技術創新孵化基地和創業人才集聚培養洼地,躋身于國內科技街三強。
西湖區敢于這么設想,底氣從何而來?首先,文三路處于杭州知名的“文教區”,具有發展信息街的良好人文氛圍;其次,文三路聚集了杭州80%以上的IT貿易型、技術服務型企業,已自然形成了一個良好且良性發展的產業群和消費氛圍。多年來杭州市乃至浙江省70%以上的電腦等信息產品從這里發出;此外,昌地火炬大廈等28幢寫字樓以及東部軟件園等孵化創業園區匯集了近1000家高新企業、科技公司、眾多科研機構,創業環境也是不容忽視。
發展遭遇瓶頸
但因為是“自發集聚”,文三路的發展難免存在一些問題,諸如整體布局較為凌亂,整體宣傳不力,知名度不高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文三路商貿、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目前,文三路電子信息街的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管委會尚未成立,現在負責各項工作的是文三路電子信息街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由西湖區常務副區長及工商等相關部門成員組成。他們分析說,產業做不高、企業做不大、物業做不好是文三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文三路電子信息街的發展實際上是以電子技術貿易和電子產品貿易作為原始推動力的,在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后,電子產品貿易仍然是文三路電子信息街產業的支柱。因此,該地區內產業間分工協作水平低。其次,雖然文三路電子信息街內大學不少,但是與企業間的交流不夠。再次,文三路電子信息街中心區地租成本較高。目前,文三路電子信息街地區寫字樓的平均價格為4000-5000元/平方米,平均租金1-2元/平方米/天。此外,投融資體制不暢使高新技術企業在發展初期就“營養不良”。這幾方面的因素使文三路產業難以做高。
發展的不正規、相關法規政策的不健全、較昂貴的租金,使得核心區只適合中小貿易公司的生長,缺乏資金的支持和良好的成長環境則是企業無法作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目前文三路電子信息街的企業多為快速成長、規模小、生命周期短、層次低的中小企業,制約了信息街的發展。
而目前文三路3000-4000元/平方米售價范圍內的寫字樓物業的供應基本是一個市場空缺。在缺乏適合中小公司辦公的寫字樓的情況下,文三路電子信息街商住物業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中小公司的辦公場所,成為寫字樓市場的一個漏斗。
政府的參與無疑會在極大程度上改善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因此,一些看到這些問題的商家在促成文三路信息街改造方面也顯得頗為積極。
完善三大集群建設
以西溪數碼港為代表的科技市場集群、以東部軟件園為代表的創業園集群、以昌地火炬大廈為代表的科技創業樓集群是文三路信息街建設的重點方向。他們分別起著街區對外商務活動的窗口和街區社會經濟活動的中心、街區大中型科技企業科研生產中心、街區中小企業孵化創業發展的中心的作用。
文三路上科技市場集群目前基本上為頤高集團所壟斷,其他一家由上海無線電二廠脫胎而來的“百腦匯”和教工路上一家最早的電子市場并沒有多大的競爭力,教工路上的電子市場正在拆遷,“百腦匯”里面雜亂無章,很多商家搬到頤高。而頤高旗下的高新電腦城、頤高數碼廣場和西溪數碼港則一個比一個紅火:高新擅長配件、頤高是品牌機和兼容機的天下、西溪里面活得最好的則是筆記本和數碼產品。據聞,“真正”的百腦匯也將進駐文三路,欲共分一杯羹。然而,現在頤高里面的商家越來越有不好的感覺——僧多粥少。頤高對此態度明確:合理競爭、錯位發展。頤高集團副總裁李登富認為:“大家態度一樣,都知道這個行業賺錢。但是整條街的發展趨勢應該是密集型的產業集中,各種產業包含的內容應該互補而不是重復。從大的層面上講,整條街應該是‘一站式’的概念。”
而記者從文三路電子信息街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得到的想法也與之頗多一致,即:完善商業店鋪的空間分布,實現業態類型集中,商貿、商務、辦公、科研、商務、娛樂、通訊、餐飲、旅游等多種行業共同發展,多種業態并舉的局面。
軟件企業眾多是杭州的一大特色,加上高科技園區的背景,文三路上創業園區——創業軟件園、東部軟件園、數源軟件園、中科院科技園、微生物科技園、節能科技園以孵化基地與產業化基地相輔相承的姿態推動著文三路高新企業的發展。東部軟件園營銷企劃部副經理張文斐介紹說,“作為創業園區來說,發展主要還是靠我們自身加強服務能力,但整體環境的改善對我們招商也是一個亮點。”
科技創業樓群則是中小企業成長的沃土。在這方面,文三路建設辦公室有著清醒的認識,汲取中關村的經驗和教訓,在為成熟壯大的階層和強勢力量提供服務的同時,同樣要把陽光和水份供給占企業數量50%以上的中小企業,這樣才能形成完整的“生物鏈”。
舊貌將換新顏
在采訪中,眾多企業最擔心的莫過于文三路的交通問題了。由于西城區富人眾多,“有車族”開車上班都要經過文三路,加之本身文三路街道不寬、人流量大,“騎車快過坐車”是文三路上班族的切身體會。
對此,西湖區已全面展開文三路和黃姑山路的改造工程,開出了人行道和自行車道。為使路面美觀,電力、通信桿線將全面入地,同時還加埋了寬帶線。據悉,沿街店牌、墻面按照統一設計的主題、色彩、形象標志為指導進行調整,形成規范、連貫、鮮明的街區形象。
此外,業態調整、服務體系的建設等方面工作也已在進行之中。據介紹,電子信息街將爭取電信、移動、聯通、鐵通、網通五大電信營運商入駐,使文三路在原有電腦、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的基礎上增加通訊產品,同時大力發展為街區服務的三產。
而10月23日的開街儀式上,組委會將把文三路一條街包裝成“藍圖大道”:沿街護欄將以藍色為主調的彩噴畫包裝;沿街所設置的氛圍營造用品如氣球、氣模、旗幟、傘具、展臺、宣傳板、行走卡通等色彩也將以藍色為主;現場工作人員和促銷小姐也將身著以藍色為主色的服裝出現在活動中。除了開街儀式外,軟件報告會、創業投資年會、游戲活動、商貿促銷活動也會同時舉行。
開街后,文三路電子信息街管委會將正式成立,后期的規劃和建設也將逐步展開。總體來說,文三路將會朝著商貿街的趨勢發展,研發基地等則會搬至濱江路高新區。
浙ICP備11032946號 頤高集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全國統一客服熱線:400-65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