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箴言 賣場的模式處在不斷的變革中,創新是最重要的
頤高集團副總裁劉軍曾有過一年支教四川山村的經歷,多少讓人有些意外。
如果認同“人生的財富在于經歷的極大豐富”這一論斷,那么劉軍已經非常富有了:作過全國學生聯合會副主席,保送研究生,支教邊遠山村,供職團中央、外企、地方政府……如此豐富的人生履歷,讓年僅29歲的他看淡自己了的榮辱得失:“成績也好、失誤也好,感覺都很平淡。踏實地做好眼前的事情,不斷地有所發展,才是我的興趣所在。如果說取得了成績,那是我們整個團隊取得的。”
服務創新
2004年,劉軍加入頤高,開始負責杭州、浙江地區的業務。這一年對于頤高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杭州乃至整個浙江地區,IT零售業的洗牌悄然開始。當時頤高在浙江有14家賣場,有著比較好的基礎。
劉軍上任后首先著手賣場硬件設施的改造,以求在購物環境上拔得頭籌,塑造領先的業界形象。隨著2004年7月網站IT.com.cn的建成,2005年頤高對內部宣傳資源進行了整合,將形象宣傳和廠商活動策劃等統一歸入資源管理中心管理,為頤高品牌形象的塑造打下了基礎。
雖然頤高對入駐代理商的實力要求較高,但部分代理商在實際運營中仍不免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困難。除為代理商提供融資擔保,頤高還成立了“典當行”,幫助商戶解決庫存問題;成立通信公司,為集團商戶提供通信服務……
“賣場的模式處在不斷的變革中,頤高從物業租賃到商業地產經營,再到連鎖經營,創新始終是最重要的內容。”劉軍表示,零售商在任何形式上的創新都要圍繞幫助代理商掙錢的初衷。
開疆擴土
因為工作需要,劉軍去過很多次青島,“我每次都只是去看電腦賣場,還沒有時間去看海”。劉軍認為賣場需要從細節突破,不可能一步到位。保持學習、創新的態度讓劉軍成了一個工作狂。
為了調研到一手的數據資料,劉軍常和代理商一起吃飯,這對于大多數賣場的老總來說,并不多見。細致勤奮的態度,使劉軍在賣場經營上成績斐然。
在劉軍進入頤高的同一年,頤高成立了浙江頤高置業發展有限公司,房地產業成為頤高集團的核心支柱產業之一。
通過連鎖賣場優勢與IT房產優勢互補,頤高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IT商業地產發展模式;同時,商業地產的開發也為頤高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劉軍介紹說,除賣場經營外,為零售企業提供綜合的服務平臺是頤高將來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頤高集團在2006年實行了規模巨大的賣場拓展舉措。劉軍北上冀魯,南下閩粵,西征湘桂,東拓蘇皖,在高峰時期頤高集團每十天就能開出一家新賣場。迄今為止,頤高集團在全國范圍內已經開辦了近40個大型電子賣場,現已達到約28萬平方米營業面積、6000余攤位、248億元的年成交量、5條IT信息街的經營規模。目前頤高的藍色大旗插遍大半個中國,成就了42.35億元的品牌價值。
“2007年我們的目標是增開20個店面。”劉軍在頤高賣場的開疆擴土上意興正濃,他表示,今年的這20個店面是在調研和結合自身資金實力的基礎上定下的目標,很多都是已經談好的項目,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北等幾個區域。
“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微利將繼續保持下去,傳統賣場將會面臨很大的危機。”劉軍在經過3年的經驗積累后,對IT零售行業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自己清晰的思路和判斷。
類似北京中關村那樣的傳統賣場,由于物業水平過高,將促使經銷商在低成本的單店零售上尋求發展,電腦城內部面臨的壓力將會越來越大。除此之外,3C賣場等外部沖擊也不會減緩。
但是,劉軍認為這些現狀并不能成為否定傳統賣場仍會繼續生存下去的理由。“傳統賣場有沒有未來的問題可以參考臺北的現狀,臺北的電腦賣場比大陸要領先超過十年的時間,臺北的燦坤等賣場的生存狀況,在一定程度上了代表了一種潮流:中國大陸電腦賣場將朝著多元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劉軍認為國內的市場非常不平衡,在上海、北京不適宜的經營模式,在其他地域或許還是領先的模式,這同時也是傳統電腦賣場生命期遠沒有結束的理由。
轉載自2007年1月19日《電腦商報》